- 胶粘剂的粘接功能
-
胶粘剂的粘接功能
粘接功能 ①瞬间粘接。瞬间胶粘剂使用时不需要加热、加压,具有固化快、粘接强度大的特点。一个6.45平方厘米的粘接面所承受的拉力足以吊起一辆小汽车。这样的胶粘剂对连续化生产流水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②结构件的粘接。结构件粘接是指那些能够承受较长时间的负荷和较大应力物体的粘接,比如建筑物、车辆、舰船、飞机、宇宙飞行器等结构件的粘接。增加航速;同时使粘接件表面光滑平整,有利于航行;还具有密封、防腐蚀等性能。
③液态密封堵漏。有些胶粘剂在常温下是流动性的液体,涂在各种连接或需要密封的部位,形成有弹性的胶层,能代替通常的垫片,起密封作用。
④水下粘接。表现在水坝或桥梁的修建、造船工业和国防工业中,它可以把陆地上的预制件与在水中和水下的部件连接起来,从而大大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
⑤油面粘接。油面用胶不需要先在表面除油,简化了工艺,并有良好的粘接强度。
⑥热熔粘接。热熔胶粘剂是一种固体,它要在加热熔化成流体后才能胶粘,粘合冷却后恢复成固体,形成牢固的粘接件。热熔胶粘剂由热塑性聚合物配以增粘剂等配制而成。
⑦耐高温粘接和超低温粘接。一般的胶粘剂能耐100℃以下的温度。无机胶粘剂能耐600℃左右,其中以陶瓷胶粘剂为最佳,可以耐1300℃的高温。耐超低温胶粘剂能在-196℃,甚至更低温度-269℃时保持很高的强度和韧性。
⑧压敏粘接。这种产品用于商品标签的粘贴、纸箱的封缄、线束的捆扎和高光洁金属板表面的保护等。
⑨医用粘接。医用胶粘剂已成为医疗方面不可缺少的新材料。例如,对入体肾脏的粘合,血管的接合,伤口、食道或胆道的吻合,牙科的粘接和修复,骨骼连接等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⑩此外,还有用于电子器件引线的导电粘接,有以银粉为导体的导电胶。用于光学玻璃粘接的高透明度的光学玻璃胶和对光敏感的光敏固化胶和电子束固化胶等。
影响因素
影响胶粘及其强度的因素
上述胶接理论考虑的基本点都与粘料的分子结构和被粘物的表面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有关。从胶接体系破坏实验表明,胶接破坏时也现四种不同情况:
1.界面破坏:胶粘剂层全部与粘体表面分开(胶粘界面完整脱离);
2.内聚力破坏:破坏发生在胶粘剂或被粘体本身,而不在胶粘界面间;
3.混合破坏:被粘物和胶粘剂层本身都有部分破坏或这两者中只有其一。
这些破坏说明粘接强度不仅与被粘剂与被粘物之间作用力有关,也与聚合物粘料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关。
高聚物分子的化学结构,以及聚集态都强烈地影响胶接强度,研究胶粘剂基料的分子结构,对设计、合成和选用胶粘剂都十分重要。
粘接工艺 由于胶粘剂和被粘物的种类很多,所采用的粘结工艺也不完全一样,概括起来可分为:
①胶粘剂的配制;
②被粘物的表面处理;
③涂胶;
④晾置,使溶剂等低分子物挥发凝胶;
⑤叠合加压;
⑥清除残留在制品表面的胶粘剂。
注意事项 储存期
a. 每种产品均有储存期,根据国际标准及国内标准,储存期指在常温(24℃)情况下。丙烯酸酯胶类 为20℃。
b. 对丙烯酸酯类产品,如温度越高储存期越短。
c. 对水基类产品如温度在零下1℃以下,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强度
a. 世界上没有万能胶,不同的被粘物,最好选用专用胶粘剂。
b. 对被粘物本身的强度低,那么不必选用高强度的产品,否则,将大材小用,增加成本。
c. 不能只重视初始强度高,更应考虑耐久性好。
d. 高温固化的胶粘剂性能远远高于室温固化,如要求强度高、耐久性好的,要选用高温固化胶粘剂。
e. 对a氰基丙烯酸酯胶(502强力胶)除了应急或小面积修补和连续化生产外,对要求粘接强度高的材料,不宜采用.
其他
a.白乳胶和脲醛胶不能用于粘金属.
b.要求透明性的胶粘剂,可选用聚氨酯胶、光学环氧胶,饱和聚酯胶,聚乙烯醇缩醛胶。
c.胶粘剂不应对被粘物有腐蚀性。如:聚苯乙烯泡沫板,不能用溶剂型氯丁胶粘剂。
d.脆性较高的胶粘剂不宜粘软质材料。
4.胶粘剂在使用时注意事项:
a.对AB组份的胶粘剂,在配比时,请按说明书的要求配比。
b.对AB组份的胶粘剂,使用前一定要充分搅拌均匀。不能留死角,否则不会固化。
c.被粘物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能有水份(除水下固化胶)。
d.为达到粘接强度高,被粘物尽量打磨,
e.粘接接头设计的好坏,决定粘接强度高低。
f.胶粘剂使用时,一定要现配现用,切不可留置时间太长,如属快速固化,一般不宜超过2分钟。
g.如要强度高、固化快,可视其情况加热,涂胶时,不宜太厚,一般以0.5mm为好,越厚粘接效果越差。
h.粘接物体时,最好施压或用夹具固定。
i.为使强度更高,粘接后最好留置24小时。
j.单组份溶剂型或水剂型,使用时一定要搅拌均匀。
k.对溶剂型产品,涂胶后,一定要凉置到不大粘手为宜,再进行粘合。